肖逸蹲在土坑内,迫不及待地看着石板上的字迹,脸上一会儿苦思、一会儿眉开、一会儿惊叹、一会儿兴奋,神情多变,却十分专注。

这一块石板上的道法比第一块石板上的道法更加深入,更加艰涩难懂,肖逸花了两晚时间,才半生不熟地铭记于心。待他想要再进一步深化时,却发现已经到了石板的断口处。

他沿着山坡,一寸寸的翻看着土地,想要再寻找字迹完整的石块,可是几日之后,他只好无奈的承认,凭自己的微薄之力,根本不可能再有收获。

至此,他不得不再静下心来,重头把截教道法修习一遍,在脑海中努力构建一个截教的道法体系。当遇到一些未涉及的理论时,便以胖厨师所讲的道法加以印证,倒也有许多相通之处。

“下道唯德,上道无德”。当肖逸再次领悟此句时,突然眼睛一亮,抓起手边的道德经,看着上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十字,竟是激动万分,兴奋道:“天道自然而行,亘古不变。阐教修的是道,截教修的也是道,胖厨师的碗中之道也是道,还有孔家的道也是道,然而,这些不过都是下道罢了。下道求得上道之途何止万千,但是上道却是一致的,同时也是没有规律的。崇真教认为我修习崇真道术资质不佳,难道我就不能学习其他道术吗?也需我还是学习其他道术的上等之才。长丹真人以其狭隘之道来断我修道之路,岂不可笑?”

他越想越是兴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沉寂多时的求道之心,此刻真正地燃烧了起来。

其实,肖逸一开始就错误理解了截教和阐教的关系。无论阐教还是截教皆是伯阳老祖所传道教的分支,所有道法都是从道德经中演化而来,截教的“上道无德”自然就和道德经吻合。而肖逸却错误地以为这是一种大道的真谛,二者不谋而合。说到底,还是胖厨师的碗中之道对其影响过重。

然而,歪打正着也好,殊途同归也罢,肖逸这一想法,却为自己的修道之途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此后,肖逸以截教之思想,去重新修习阐教道典,时刻抱着怀疑辨识的态度,竟然能引起无数的思考和觉悟。正如胖厨师所说,只有博览群识,才能深入浅出。这般领悟下来,对自然之道有了更新的理解,思想之界也更加开阔,不自不觉间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尤其是重新看到“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时,突然心有所动,思索道:“圣人报怨,既不和怨,也不报之以德,那么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呢?圣人之道是不结怨,然而人生于世,岂有不结怨之理?”心中存了此疑惑,随后的修习,便以此为跟点,不断寻思结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