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坚寿给新皇帝取名为刘毅,之后不听手下人劝阻,接着昭告天下:
“现在皇帝年幼,尚不能治理国事,故经过伏贵人的允许,我要恢复丞相制度,担任大汉丞相,替陛下暂理国事。”
做了丞相之后,皇甫坚寿便开始勾画朝廷的框架,把自己的心腹提拔到各个要职上:
他做了丞相,便没有了三公,只能任免九卿,任命陈群为太常,为九卿之首,原本太常主要就是管理礼仪方面的事,但是皇甫坚寿让他担任太常主要是让他掌管“科举考试”的事情。
任命贾诩为光禄勋,徐庶、陈宫为副光禄勋,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任命司马防为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任命何璀为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任命沮授为大司农,张昭、钟繇和张永为少司农,管理全国的政务和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民政、财政开支,军队的用度,诸如赈灾、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又重办太学,将它的意义变成了后世的中央党校,士子只有从太学毕业才能做官,由卢植、蔡邕、郑泰和皇甫嵩担任太学博士,负责教育和管理;又在各个省、郡、县、镇乡设立学校,凡是年满八岁的品行兼优的孩子,必须接受七年军事化强制性教育,十五岁后成绩优秀的人可以考太学,成绩不好的则看情况进军队接受教育或者遣散回家种地。太学和学校是建立在百姓安居乐业,有足够的饭吃的基础上的,之前大量的工匠改良农具,节省了很多劳动力,所以百姓不再需要孩子年纪轻轻就得下地干活了,孩子被解放了出来,就得进学校接受教育,要不然天底下的孩子都吃饱了没事干,学坏了也是大麻烦。至于垄断教育的世家大族,也不敢对抗手握军队的皇甫坚寿,毕竟现在皇甫坚寿还没有触碰到他们最根本的利益,他们没必要跟皇甫坚寿拼命!
其余的官员还是按照刘协时期的原班人马担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