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中骑都尉黄冲敢在徐光启跟前放话有五成五的把握救出孙元化,乃是受了一位高人的点拨。此高人便是致仕的董御史。
前番由于黄冲于学堂内大放厥词,张府众夫子齐齐排斥黄冲入学。后来张国纪按照张娘娘的意思,也延请了董御史入塾教授。
如此,黄冲才在塾中有了张桌子,读书难的问题也算得到了解决。
或许因为挨了打,再或许因为董御史教导有方。那以后,黄冲在学堂里收敛了许多。再也不曾闹出事来。加上后来事物繁杂,上学的次数也渐渐少了。
董府,京宅。
世上还真有不爱钱的,比如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温体仁。
捏着银票,发完怔的黄冲向董御史求解。
“敢问先生,温大人此乃何意?”
兵行险著的那一天,果然皇帝后来唤来了温体仁询问。只是当时自己被小宦官带去外面水缸边净脸,并不知晓两人是如何谈论的。
“温大人本就是高风亮节之辈,提携后进乃是常情。”
董老夫子面含笑容,很高兴自己的这位小同乡还懂得称呼自己为先生。有些长进。
“某再请问先生,温大人拒绝徐大人见面又为何意?”
“温大人提携与你为私,徐大人欲与其相商之事为公。公私不得两立,故而温大人拒绝徐大人在鄙府相见。明白了么?”
董老夫子想是把自家的书房当成了学堂。
“尚有最后一个问题,尚请先生能教某。”黄冲舔了舔嘴唇,“温大人既然如此公私分明,为何却又最终为了某改变了当初的立场?”
这便是关键,当初自己向董老夫子请教如何能救孙元化时,后者如此这般暗示一番。
温、周两人已经面和心不和,照理一定会痛揪周延儒的过失穷追猛打的。关键时刻却肯为了自己白白放过了这次机会。黄冲百思不得其解。
“你须得明白,温大人绝非为你才如此。唯不愿再多树一敌,故而只得改变本初。”
“某受教。”
不管怎么说,他这回赢了!尽管赢得有些灰头土脸。
恭敬地鞠下个九十度的躬,黄冲心中暗叹:姜还是老的辣。自己就是颗坨大的葱,偶尔能插在猪鼻子上装一下而已。
昌平州境内边墙四百六十里,东起慕田峪关东界,西至紫荆关。管辖从原蓟州镇防区划出的渤海所、黄花镇、居庸关、白羊口、长峪城、横岭口、镇边城。
其总兵驻扎在永安城。
真正面对辽东后金威胁的是蓟州,西起慕田峪东至山海关漫长的边关防线有一千七百多里。乃是名副其实的关防前沿。
己巳年后金攻京畿,就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分三路突破关隘南下。
将新营驻扎于密云至东北墙子关的道路中段,黄冲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由于东边诸关隘的逐年兴修,建奴的再度南下突破口必定西挪。
此项预测与兵部诸人的初判暗合,也与新营的训练计划相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