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从地上站起身来,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突然获得特殊能力的现实。他现在还不知道这种能力到底有什么用处。江寒扫视房间,然而并没有发现其他东西发光。看来触发这种能力还需要些条件,只能以后慢慢研究。
江寒打量着桌上的两本书,这是他现在唯二的发现。这两本书都是线装书,纸张也早已经泛黄,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老物件,兴许还是个古董,江寒暗自猜测。
左边那本应该是本族谱,封面上写着《王氏家谱》,右下角写着“三槐堂”三个字,应该是个堂号。族谱的右下角有烧毁的痕迹,不严重。
江寒翻开家谱,第一页介绍了三槐王氏的来历。三槐王氏是王氏重要的望族之一,该望族形成于北宋真宗时期,一般家族均以地名郡望著名,唯独三槐王氏是个例外。该堂号在王氏众多分支中仅列太原王、琅琊王之后,位居第三。这本族谱应该是金陵王氏这一支的。
江寒又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记录的时间停在了1937年,后面就没有了记录。他猜测王家应该突逢变故,丢失了族谱,才导致了没有后续。江寒是学历史的,他知道1937年金陵发生了战乱,RB攻陷了金陵,进行了一场有计划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本族谱可能是那时候丢失的。兜兜转转被江寒的爷爷当废品收了回来。
江寒合起《王氏家谱》,又拿起另外一本书。这本书比上本书还要老旧,品相却比族谱好很多。他刚拿起来就闻到淡淡的书香,这说明这本书用墨考究,不似凡品,即便经过岁月沉淀,依旧墨香四溢。
这本古籍特别考究,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看起来格外庄重。书名写在左上角,江寒下意识照着轻轻读出四字书名《永乐大典》,然后他就蒙了,短暂的停顿之后是兴奋到无以言表的激动。学历史的就没一个不曾听过《永乐大典》大名的人。
“我了个去,居然是《永乐大典》,真的是《永乐大典》。”江寒兴奋地吼道。
不要怪江寒这么兴奋,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永乐大典》内容汇集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其中包括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杂学。
全书有3.7亿字,汇集的古今图书就有七八千种,参与编纂的人员更是多达三千之众,历时六年才完成。它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文明留给后人的伟大瑰宝。
《永乐大典》有正本和副本之分,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抄录的被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被重录了的称为“嘉靖副本”。历经火灾、战乱、朝代更替,还能留存世间的已经屈指可数,市面上已不可见,多被博物馆珍藏。
江寒不知道他手中的这一本是正本还是副本,别看他是学历史的,对古董文物的了解比一般人多一些,但是要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考古这一方面,江寒要走的路还很远。
江寒兴奋的不只是因为手上珍贵的《永乐大典》,还因为他已经隐约猜到特殊能力的用法,那就是鉴别古董。是的,就是鉴宝。
《王氏家谱》和《永乐大典》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古董文物。至于两者发出的光芒不同大概是因为它们的年份不同。《王氏家谱》是清代到民国的,《永乐大典》却是明代的,所以《永乐大典》的光芒要比《王氏家谱》的强烈些。当然这些都是江寒的猜测,还需要验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