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有三台机器,租下这其中的一间足够用了,甚至大片的区域还都是空着的,且每个月只需要花费600元的租金。

此时走进工厂,三名工人正在往机器中添加软化剂,见到卫笙和刘建仁便乐呵呵的打了个招呼。

这三人是一起来应工的,据带头人老李说他们是同乡,结伴来虎台县做工,以前在工地干,自打老李受了腰上便做不了了,就一起寻思找别的出路。

而且虎台县工地做工所赚的也不比这工厂高到哪去,更是经常拖欠款子。

他们三个上白班,每天晚上就在工厂里打个地铺,也不影响来倒班的人干活。到了点就与人交接班。

卫笙也厚道的供他们住宿加上每日三餐在附近的小餐馆里订盒饭,一共也花不了多少钱。

“我一会再去进货,两天进一回,估计这样折腾一个月下来也就不用这么费劲了。”刘建仁心情舒爽地笑道。虽然一夜没睡,但他的心情显然非常好。

说罢他转头对老李说,“老李你一会跟我去一趟,小刘自己看两台机器没问题吧?就个把小时。”

“没问题赵哥!我李哥那台过半小时再添次料就成,我自己看得过来!”被叫做小刘的年轻人爽快笑道。

刘建仁朝老李招呼了一声便上货去了。

卫笙给小刘二人拿了五块钱让他们自己去买点早餐,也准备直接去学校上学。

眼下油条不过一元钱四根,豆腐脑一碗也就五毛钱,五元钱足够三人美美的吃上一顿早饭。

在卫笙离开后,小刘将五块钱揣进兜里笑着对另一人说,“咱这老板够仗义的嘿,一点不亏待咱们。”

“老板好是好,以后在这好好干肯定亏待不着俺们,就是也不知道这厂子能干几天。”另一名年轻人望了望四壁凄凉只有三台机器和满是废塑料的水泥地面,不禁摇了摇头。

这样小的规模,再加上老板是两个年轻人,实在令人心里不安。

“嗨!干一天是一天呗!机器在这人也跑不了。这机器一台挺贵腻!”小刘笑呵呵地道。

1998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也就是国企改革。

为此,国家建立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改革思路。国企改革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导致大量职工下岗。

随着国企改革推向纵深,下岗职工人数也在增加,最终导致下岗浪潮袭来,60的国企人员从铁饭碗走向失业。这个速度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下岗职工”,一度成为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新词语。

大舅舅杨立平这两天心慌难安,因为他所在的工厂就是国营工厂,他不明白怎么突然就闹什么改革,要大量的裁员。

现在厂子里每天都是人心惶惶,已经有明确消息要裁员大批的职工,这份裁员表是按照每年的考核评分所定,所以被裁员的包括厂内高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