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代表着修行的高低。所以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把关注点完全移到慧命上,身体只是一瞬间的存在,而慧命却永不消失,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自觉觉他的过程,人受到环境情绪所累,这就是保护身体的结果,人如果能保护心灵,这一切都云开雾散了。

应该怎样处理大事与小事呢?小事用情大事用心,人什么事都喜欢用心考虑,不管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解脱生死的大事,只要想一定用心考虑,这会使人的心力涣散,影响心智健康。

其实在人生中大事都用心,小事就交给思想去考虑,该用心考虑的时候不用心,该用思想考虑的时候,不用思想,那么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的容量是最大的,心是不变的,是不属于身体生命的,所以用心考虑的事情只有最大的事情,终极的事情。

而思想是因人事环境而有的,它是随着环境生命灭亡而灭亡的,所以用思想考虑的也是我们这一期生命的事情,因为思想只是这一期生命的事情,所以不是人执着修行的对象,把这些放在次要,把思想和心灵分别开来,把这种作用转化为幸福。

为什说只有把握好当下,才有幸福的人生?法会仪轨中说“返照回光,直下自承担,何处不乐邦”。

人应该从五欲六尘回过头来,依无我利他的心量,来无愧于我们走过的人生,直下自承担,就是说人不应该以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初心,发愿要以无我利他的行动来正己化他,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也是看你修行程度的时候,心能转境即是如来,心被境转,即是众生。

修行是这样,做人更应该这样,不应该以现在的苦而忘记当初的快乐,不应该以现在的不如意,而忘记自己的初心。

修行就是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也不能忘记法的重要,做人也要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坎坷,也不能忘记自己无我利他的愿心。这样才有随心的修行,拥有幸福的人生。

为什么修好自己,才能对得起别人?经中有一句话说:若不自度而度他者,菩萨发心,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修行分为五道的境界,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

人只有到无学道才是彻底解脱,但只是达到见道位,即是明心见性还没有保任,这个境界是可以以见性的道理度众生的,知道什么是见性,并时刻的保任,身相物质世界,及思想精神都是自性无明幻现的的,将这一切都看破放下。

你当下能见能听,能觉知的能力,才是真正的佛性,“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让我们以无我利他的发心,来点亮心中见性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