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分班依据是这样的,得从学生父辈的身份去考虑。

师父留下的资料中,最重要的两个大臣一个是郭子仪,一个是吕顾仁。二人在朝堂上势如水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吕顾仁是外戚,他妹妹吕琰是当今的皇后,只不过他这个外戚不像别的外戚。大多数的外戚通常没什么底蕴,只不过是家族中有一个女子被皇帝看上封为皇后,然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吕家可不是这样的,吕家自武棠王朝起就是凉地的名门望族。当初在高祖宁梁建立凉国的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几百年的经营,使得吕家在凉地的门生故吏极多,影响极大。吕顾仁是当今吕家的族长,他的几个同胞兄弟也很有建树,比如当今凉国文坛领袖吕顾信,边疆守将吕顾智等。有此底蕴,吕琰的皇后之位才能万无一失。哪怕她曾经鸠杀粱美人。

郭家的底蕴相对吕家来说就没那么深了。郭子仪的底气主要有两点,一是掌握在凉国大部分的军队,二是有皇帝的支持。郭子仪与当今皇上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从军,深受皇帝的信任。现在也是皇帝制约吕家最重要的力量。

从古至今,除了极少数的皇帝与权臣能做到对朝堂的绝对掌握,大部分情况下朝堂上都不是一家之言。在之前凉国的朝堂还算安稳,即便是有权力的争锋,也都在可控的范围内。凉国政治环境的恶化,还得从从十五年前说起。

十五年前,皇帝派郭子仪接回了他流落民间的私生子宁子彻。这个举动引发了吕家极大的不满和不安。当初皇帝为了避免上层政治出现混乱,曾一度做出妥协,给足了吕家面子与保证,才将此事慢慢的平息了下来。只是两年后,粱美人被害身亡一事,又再次将此事推到了高潮。师父在书中很确切的说,幕后黑手就是吕皇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吕皇后嫉妒粱美人经常得到皇帝的宠幸。后面这事不了了之了,师父分析是皇帝与吕家做了交易,以不追究吕后责任为条件换取宁子彻的政治地位。

从这个角度看就很好解释这份名单了。从学生的父辈看,一班全是郭子仪的同党。换句话说,都是站宁子彻一边的。二班全是吕顾仁的势力,站太子宁子桓的。而三班这群人,与两方关系都不亲近,单独分成一派。

宁阳棣猜这名单很有可能是皇帝亲自安排的。如果将三班这群在朝堂上根基浅的学生分配到一班和二班,很容易被各自的势力吸收,在将来的政治斗争中不光这些人会充当马前卒被随意牺牲,还会将他们背后的势力再度卷进来。从武院毕业的学生都是栋梁之才,每损失一个,都是国力的巨大浪费。这么看,三班就好像是这场政治斗争的胜者奖励,保护这些人现在的安全,将来的胜利者就会有足够的力量保卫国家。

皇位之争,向来凶险,稍有不慎便会国破家亡。皇帝虽然挑起了这场斗争,但他不想其扩大化。宁阳棣心想这样也好,省的一上来就被卷进去。可是,真的能不被卷进去吗,宁阳棣带着沉沉的心思睡着了。

开课的前几天相安无事,正常的吃饭、学习、睡觉。只是在早上集中跑操的时候,宁阳棣敏锐的观察到,一班和二班要更抱团。这两个班都有核心,一班是宁子彻,二班是吕鸿阳。三班由于没有一个核心,所以各自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紧密。

宁阳棣遍读史书,他知道所有的政治斗争都是残酷的,只要你卷进去了就很难全身而退。他可不信宁子彻、吕鸿阳这些人不想扩大势力,不想吸收新的力量。他们就不用说威逼了,光是利诱,三班的这群人就未必能把持得住。

这两天不少人在课余时间找他,名义也千奇百怪。有邀请自己参加诗会的,有找自己切磋武艺的,更离谱的是还有给自己介绍对象的。宁阳棣都找各种理由给搪塞过去了。

老是拒绝别人终归是件得罪人的事,这不是长久之机。正当宁阳棣发愁接下来咋办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有次他偶遇宁子彻,还没怎么说话,简老头就来了,以练功为由将宁阳棣带走了。夜聊的时候,常遇春他们也说起过类似的事情。现在宁阳棣确定了,简亮就是皇帝专门安排监管他们的,防止三班被过早的吸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