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大秦朝堂。

属于赢城!

“陛下,公子城贵为嫡长孙,理应谨言慎行,克己复礼,当为天下之表率。”

“却公然说出大逆不道之言。”

“我大秦尚无定罪未成年之法,此类法案,早有定罪。”

“未及成年所获之罪,当由其师长、父母等承受。”

“公子城尚未师长,所犯错误,理应由扶苏公子承受!”

李斯开场便定罪赢城。

今日对李斯来说,绝没有半分退让的理由。

蔑视秦法者,必受其罪,绝不容情。

听到李斯的定罪论述,朝堂之上的众多朝臣纷纷交头接耳了起来。

法家占据大秦朝堂半壁江山。

顷刻间。

整个朝堂之上的风向压倒性的向着公子扶苏汹涌而去。

“陛下,我大秦以法强国,秦法历经上百年的考验,强我秦国有目共睹,岂能是亡国之法,望陛下三思。”

“陛下,臣附议,若是秦法为亡国之法,我大秦何以统御天下。”

“陛下,老臣附议,秦法之威严不容侵犯,公子城纵然是嫡长孙,也不能免罪。”

“陛下,这不仅仅是羞辱秦法,更是在否认陛下的千秋之功业啊陛下。”

……

顷刻间。

朝堂之上,便闹哄哄了起来。

这是一场关于法家的战争。

法家之人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而这一切的矛盾,自然而然的,就指向了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这么一看。

一个又一个,不仅仅左边的文臣们支持,右边的武将们也支持。

顿时心中一片的哀鸣。

“父皇,儿臣冤枉啊,父皇明鉴,诚儿只是一时心急,绝无他意。”

扶苏一片的凄凉,见到此情此景哪里还敢再喧闹,急急忙忙的认错。

而在认错之中。

还不忘拉着赢城一起。

“城儿,还不快认错,你只是一时失言,绝没有其他意思。”

公子扶苏此时在朝堂之上,举步维艰。

满朝文武,竟是找不到一个人替其说话。

最上方。

龙椅上面的始皇帝至始至终冷漠的盯着下方的一切。

任凭公子扶苏如何在朝堂之上求助。

也漠然视之。

丝毫没有插言的意思。

任凭朝臣们喧嚣。

因为他清楚,今日的主角,不是他。

而就在这一声声的喧闹之中。

脚镣枷锁在身的赢城,无命起身,踏步走在了最前方,仅临鱼龙桥的地方。

面对自己老爹的拉扯,他一脚迈出,一眼未看。

“我,没有错!”

“错的是在场的,所有人。”

“也包括,陛下!”

赢城毫不留情的扫视着所有人,甚至最终将目光落在了坐在最深处的始皇帝身上。

咕叽。

赢城的话音未落。

朝堂之上甚至上都能听到咽口水的声音,有人被惊吓到了。

一时间。

竟然没有人反驳赢城的话。

而是包括李斯,冯去疾,上卿蒙毅在内的所有文臣武将们,齐刷刷的跪倒在地。

不敢说话。

太恐怖了。

太恐怖了。

没有亲身经历丞相府赢城大放厥词的朝臣,此时算是真正的领教到了赢城究竟是何等的口无遮拦。

“赢城,你大胆。”

“赢城,休得无礼。”

“赢城,你好大的胆子,胆敢妄议陛下。”

一声又一声紧随而至的表忠心之言如山河颠覆翻涌向赢城而来。

甚至就连公子扶苏,也是被吓得双腿发软的当朝怒吼了起来。

“逆子,还不快闭嘴。”

当着满朝诸臣的面,斥责始皇帝。

这不是胆子大就能干的,这就是脑残无知。

他现在真的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生出这个一个儿子出来。

“嘶!”

“呼!”

即便是坐在最深处龙椅上面的始皇帝,面皮也忍不住的抽搐了一下。

如果在平时。

此时说这话的人,已经被拉出去了。

但现在。

抽搐了一下面皮的始皇帝,努力的压下了自己的怒火。

继续,闭口不言。

如果这皇长孙机关算尽的连这朝堂诸臣这一关都过不去,就没有必要过他这一关了。

下方。

面对朝堂诸臣的问责。

赢城淡淡的一笑,自己给自己解开胳膊上的枷锁,震声道:

“魏国亡了,被昔日还是弱小的秦国灭了。”

“曾经称霸天下的魏武卒像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连沉渣都不曾泛起。”

“在面对我大秦铁骑之时,衰落的魏国顷刻间瓦解。”

“而曾经,魏国是何等的辉煌,魏文侯推行变法图强,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

“那是何等的辉煌,掠我河西之地,令我国人视为国耻。”

“如此强盛的国家,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从此之后,开始他的衰败之路。”

“直到,亡国之时,也没有人醒悟。”

“我大秦不是已经亡国的魏国,但法应于一时之景,绝非千秋适用,更不是一成不变。”

“我大秦历六世,秦法更是在商君法的基础上,删删减减,修修改改,敢问诸位,陛下。”

“现在的秦法,比起商君法而言,可曾一尘不变?”

赢城早已思虑万千。

秦法有问题,有大问题,归结为大秦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不为过。

但这事情,穿越过来的他知道,大秦二世而亡。

可别人不知道。

即便是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

而他想要改变秦国的命运,改变老爹的命运。

就必须要面对朝堂诸公,说服这些人。

如何说服。

这才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下方。

听到赢城的话。

众多的朝臣一个个的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了起来。

赢城以魏国举例,以秦法论述,来表达秦法并非一尘不变的论点。

这,他们必须得承认。

其实在所有人的心中,有一个谁也不想去提及的事实。

‘娶之以相秦’,这话是商君说的,也是秦法的来历。

那就是当初商君变法之时所立的秦法,有半数以上,只字未改的照搬了法经。

而法经,便是魏文侯时期魏国李悝变法的成果。

取之商法,立为正统。

但这无法改变,秦法来源与魏法的事实。

一时间,朝堂的不少朝臣面面相觑,赢城的话不无道理,竟然找不到理由反驳赢城。

“胡扯,魏国变法强于一时,终究是一代明君所得的成果,魏武侯继位好大喜功,魏惠文王继位,任人唯亲却不识得贤能,商鞅、张仪、公孙衍、范雎诸君皆从魏国出走。

魏襄王、魏昭王更是资质平庸之流,魏国不亡实乃天理不容。

而我大秦,六世明君,积至始皇陛下,七代明君,我大秦当如日月浩渺,岂是区区魏国可比。”

朝堂之上不乏明辨真理,胸有韬略之人,当场反驳赢城道:

“况且,法经所述不过半部商君法,而今我大秦秦法,增减有度,早已不见法经踪影,城公子以魏国昔日之法经质疑我秦法,未免管中窥豹,太过于片面了。”

“彩!”此人话音刚落,便有生生喝彩。

这完美的反驳了赢城的观点。

赢城以片面的魏国亡国来印证秦法之错。

但是魏国亡国的本质原因,是因为魏国就只有一代明君,是后世魏国君王为昏君,才导致魏国亡国。

而法经之论述,更加不可采用,今日之秦法和昔日之法经,纵然取用,却早已大不相同,不能作对比。

最深处。

始皇帝也点了点头,也是非常认同这一观点。

如果赢城想要以此打败诸公,只能说,赢城将这天下人,看的太过愚蠢了。

然而。

赢城笑了,说的很好,但是,和他想的差不多。

“说得好。”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但是诸位,陛下,莫不是忘魏国,因何而开始衰败。”

“昔日之魏国,乃四战之地,齐,燕,中山,赵,韩,秦,楚,宋,鲁等诸国相邻。”

“与齐国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非战不能避免,与我大秦西河之战,非战不可避免,昔日魏国与周边列国大小战役不断。”

“魏文侯励精图治的万世根基,因战而亡。”

“我大秦,至今为止,至始至终都没有变过的一条国策,耕战国策。”

“掠夺土地,以战养战,越战越强,百姓不怕打仗,人人想要借着上阵杀敌而发财致富。”

“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今日,我大秦锐士,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与魏武卒相比如何,四战亡魏武卒,而我大秦百姓人人渴望战争。”

“如此,岂非重走昔日魏国之老路,越战越弱,待我大秦将士不堪重负之时,谁人替我大秦戍守天下。”

“这,岂非亡国之法。”

赢城的声音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耕战国策!

大秦真正强国的底气所在。

现在。

谁也没想到,赢城竟然将冒头直指耕战国策。

可是。

满朝诸臣,虽然生气,却目露惊骇之色。

魏武卒鼎盛时期,放眼天下,便是今日之大秦锐士,由武成候挂印,也不敢保证完胜。

那是一个时代令人闻风丧胆的传说。

如同被六国视为虎狼的大秦锐士。

但是。

魏武卒一点一点的衰败,最终落寞的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魏武卒南征北战,从登上巅峰开始,不是在战争,就是在战争的路上。

而这。

一点一点的耗干了魏武卒的底蕴。

太犀利了。

这一刻。

朝堂诸臣的目光都微微色变。

不得不说。

赢城目光之独到,言辞之犀利,便是他们这些久经朝堂,以辩法为生的人,都为之一怔。

只要稍微研读耕战国策,就会明白。

这是一条只为战争而服务的国策。

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这就是耕战国策。

人人渴战,不畏战,每一个将士,都渴望战争,每一个百姓,都希望加入军队去参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