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遇到杜公从南关出来,看见路旁躺着一少年,整个身体几乎被雪覆盖,顿时生起怜悯之心,问道:
“少年郎为什么不去找一个地方避一下风雪,而躺在这里?”
三缄奄奄一息,说不出话来,只见两眼不停地流泪。杜公连忙将他扶了起来,起来了又跌倒在地上,反反复复起来又跌倒。
杜公无计可施,只好背上他离开了雪地。走几步停下来休息一下,最多走十几步就必须停下休息一会儿。
这样慢慢的将三缄背到了一山亭内,放到铺上躺下,盖好羊毛毡子。
一觉睡到半夜里,三缄才稍微动了动身体,但是还不能说话。
杜公急忙点起篝火,给三缄取暖,这时才开始有了呻吟声。
杜公说:“少年郎你饿了吗?”
三缄说:“我很饿了。”
杜公于是拿出荞饼递给了他。
三缄吃了几口,实在难以下咽,停止了吞咽。
杜公说:“想喝汤吗?”
三缄说:“很想喝汤。”
杜公立即烧好一碗汤水递给他喝。
三缄连喝了好几碗,才感觉胸口舒畅许多,望着杜公哭着说:
“我因为犯罪充军发配辽阳,途中被抢掠一空,饥寒交迫,意外导致生病,倒在了路旁。
庆幸恩公仁慈,拯救我于水火中,此恩此德,永远铭记。”
杜公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三缄说:“得恩公相救,很想知道恩公的尊名,如果有机会回家,可以常常思念祈祷祝福恩公。”
杜公说:“我姓杜,名叫词林,官居内阁。因为自己不知道谨言慎行,触怒天颜,贬到辽阳,服罪三年。屈指算来,现在还有两年的时间。”
三缄说:“这样啊,那么恩公与我可是同病相怜了。”
杜公说:“你也是词林学士吗?”
三缄说:“我姓李,贱名叫三缄。初为举人孝廉,由京官外任昆明小县城的官,由于缺乏经验,被流放到辽阳。”
杜公说:“你定罪几年?”
三缄说:“与恩公一样三年。”
杜公说:“我已经残躯老朽,死不足惜。你还很年轻,服罪满期时日不过三年,还是可以展翅飞腾,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
三缄说:“我对名利场所已经没有什么留恋,永远不会再去想这些,没有滋味了。”
杜公说:“坏事情提前发生,往后必然都是大吉。你正当春青年华,为什么要被这些小小的挫折所影响,而改变了自己的初心?
然后当灾难疾病来临时,就又是愁肠寸断,千万不要没有了抱负志向。等疾病痊愈后,听天由命,自然会守得云开见日的时候。”
三缄说:“恩公说的固然是对的。但我身无分文,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饮食住行从什么地方去找啊?”
杜公说:“我囊中自然还是有点,足够应付我们二人日常的生活。只是这里没有粟米,只有荞饼,肉类也只有牛羊,盐虽然有但价格昂贵,而且还很少。
我经历过这一年艰苦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公子初来乍到,恐怕难以吞咽会吃不习惯。”
三缄说:“得恩公救活性命,如果疾病能痊愈,怎么会嫌弃粗食,有吃已经很好了。”
说到这里,病情又加重,呻吟声都传到了亭外。
这病情又拖了两天,三缄已鼻息如丝。在痛苦稍微停顿的时候,哭着向杜公说:
“我死后,祈求恩公把我葬在高一点的土丘,坟头向着都城,好让我常常看着父母亲,以慰籍我的幽魂。
再用桐芦二枚,放置左右,好让我永远牵挂着,不忘在家的父母。”
杜公听后,伤感不已。
自此疾病越来越严重,三缄也没有了生还的想法,杜公也等着给他安葬,尽力到最后。
紫霞真人坐在仙府内,闭目瞑想一会,对复礼子说:
“三缄贪享名利已受到惩罚,充军发配到了辽阳。如今在秦岭山亭,已得重疾将死,我特命你拿上灵丹快去救他。”
复礼子领命,乘云赶去。顷刻已来到秦岭,按下云头,在山亭外叫卖灵丹。
杜公听到,急忙呼叫要买丹药。
复礼子不急不慢,来到山亭内,询问:“老翁呼叫要买丹药,是给谁医治呢?”
杜公说:“我的一个朋友。”
复礼子说:“所患什么疾病?”
杜公说:“充军发配的人,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病症。主要根源是由于心里极度伤感,又外受风寒,导致内外交结一病不起。”
复礼子说看一看,假装来到床前诊断看病。诊断完后,给了一粒灵丹。
杜公拿出谢金,复礼子拒绝接收就走了。
来到仙府,拜见紫霞真人说:“师父虽然用灵丹救活了三缄,但是弟子看了看三缄的容貌,面孔深黑少紫,布满晦气。即使疾病痊愈,恐怕挫折仍然不会停止。”
紫霞真人说:“我有一句话,请你谨记:前面的所有劫难,就因为是凡人骨。
知道将来是要入仙道的,也幸好已得到过仙真,只是又被红尘耽误。
白玉如果不多加磨炼,怎么可能成为上好的珍贵东西呢?
精雕细琢就是要靠不断打磨,才能永享上天的仙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