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红河地区的建水古城,古称临安,在1200年间一度是中国西南重镇。”

斑驳褪色的朱红城墙下,人行车往,威严的石狮子周围都是玩耍的孩童和倚着它休息的大人。”]

汉朝以后,尤其是唐以后的建水人很是惊喜。

虽然路都是马路,上面跑着的都是车子,人的穿着打扮也和他们现在天差地别,但出现的城楼、古桥都还是他们记忆中的样子,青石板地的老街也让大家分外熟悉。

尤其是大板井,明清建水人那太有感情了。

本地做豆腐的人家,对上面做小豆腐的过程再清楚不过了,一个个都很惊喜,为自家手艺能传到后世而开心。

普通人看的是豆腐的制作方式和西南地区迥异的风土人情,有心人看的是地方治理。

西南地方少民众多,和风俗文化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

光是纪录片里的小城街头,就有穿现代服装、民族服装、二者混搭、只带花布斤的好几种人,更遑论细分他们的不同民族了。

和平繁华的小城市很美好,但后面的治理他们可不觉得会轻松。

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小城里,古人们一眼看过去最醒目的,就是穿着反光马甲的交警了。

不过几秒的画面里,交警吹着哨子指挥交通,旁边行人悠哉游哉十分惬意。

这种民警关系和谐共处的原因他们清楚,但能让不同少民也和谐共处,怎么做到的?

[从西南小城到安徽寿县,变化的是街道上的风土人情,不变的是人们平和悠闲的精气神。

一辆三轮推车上,白白嫩嫩的豆腐被迅速分割成块,铲出装袋。

“在中国几千年农耕史中,大豆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已知的豆科食物中,大豆是蛋白质最丰富,也是最廉价的食物来源。

可它早期的境遇一度尴尬……”]

最近才吃上豆腐的秦汉人很是有共同感。

麦子和豆子他们以前都是白水煮煮或者蒸一蒸,也没什么调味料,难吃难嚼还容易胃胀气,不是穷苦人谁吃麦饭和豆饭啊。

这也没想到麦子和豆子磨了能做这样多的食物。

而且没有天幕之前,他们也不知道豆子里居然能含那么多蛋白质,一直以为它就是个素食呢,哪能想到这个素的能提供那么多人体所需营养。

白白的豆浆和豆腐看得人食欲大开,现在这是所有朝代都有的一道美食,不少人家都让孩子出去买豆腐去了。

[豆腐老板滑开石膏,倒进煮沸的豆浆里,又盛出来倒进去反复动作。

他经验丰富,知道什么时候停手最好,不会让嫩豆腐变老。

“在煮沸的豆浆中,变性的蛋白质与石膏相遇后,迅速发生胶凝反应……”

新出锅的嫩豆腐被一勺勺舀出,平放在模具里装好。

“在遥远的年代,石膏常常出现在术士们的秘笈之中……

很多人相信,两千年前,正是热衷炼丹的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中用豆浆培育丹苗,碰巧加入石膏,无意间促成了豆腐诞生……”]

才被化学知识强迫灌输的刘彻瞬间大笑出声。

炼丹炼出了豆腐,小小圆圆的丹药和大块软软的豆腐,这种封建迷信的代言人席位就给他淮南王了。

人在淮南的刘安自从知道从古至今就朱棣一个藩王造反成功案例后,就躺平放弃了。

但他的躺平只是不造反了,现在每天热衷的是和大学者们谈天说地,一起编书,是要成为未来历史文化方面的代言人。

只想自己的名字和编出来的书绑定在一起的刘安:勿cue,等我书好了我要发主播的,别把我和豆腐联系在一起,那必不可能是我。

而老早躺平,时不时又会一时冲动有点梦想的其他藩王:豆腐祖师爷我也可以做啊!

想想未来谁不吃豆腐啊,能靠这个流传千古,我们很愿意的!

嫩豆腐、老豆腐、豆花、豆腐脑、豆干、豆泡、豆皮、豆渣……数不胜数的豆腐产品看的大家眼花缭乱。

中间有一个片段是一大块嫩豆腐,厨师一手一刀横片了薄薄一片下来,然后几片堆叠,抬刀快速切动。

软塌成一团的豆腐被摸上刀,轻轻放入水中,根根细如发丝。

烹饪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朝代,大家是真看直了眼。

他们现在都是能吃得上豆腐,知道这是有多软的,能把这样难处理的豆腐切到这种地步,细如发丝又根根不断,刀工实在了得。

师傅,怎么做到的啊, 手能这么稳;师傅,我想学这个,能不能教一教啊?

烹饪水平基本已经完善的明清淮扬地区,淮阳厨师们看了很是眼熟:这是做文思豆腐呢。

但是他们表示,这种刀工都是基础,有摄像头的话,他们保证比上面的厨子切的更好。

主播要看吗,开个摄像头我们可以直播给你切,切什么都行,保证刀工稳准狠快。

教你做菜也可以,我们有正经淮扬菜大师傅,直播连麦现场教学,让你不至于做菜坏了靠美食节目下饭。

扬州大酒楼的老板们越想越觉得可以,这广告能打出去的话招牌传个两三代都不成问题。

考虑考虑啊,主播,我们大师傅收徒可严格了,但是他绝对愿意收你的!

[辽阔苍黄的草原上,小狗翘着尾巴摇晃,马和牛吃着草,好奇的看着镜头。

穿着蓝色蒙古狍的小伙右手持着套马杆,左手拉住马儿缰绳,利落的翻身上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