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花似锦的夏天到银装素裹的冬天,季节的交替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

半年来,清水县的人口从原先的八千增长到了三万。

这增长的两万多人口里,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州的灾民,当然也有一些从青州各地慕名而来的。

衙门里的三班六房一扩再扩,如今也有一百多人的规模了。

工房在张全蛋的管理下,成立了名为建安坊的官营建筑公司,并把刘方经营的金汁行纳了进去。

刘家村的盐田早在秋收前已经扩大到了三千亩的范围。

只不过冬天来临,日照没有那么充足,产量低了一些。

城北的神仙居产的朝露和培元二酒已经风靡大炎。

夏末的时候一波又一波的商行来清水县批酒,他们甚至为了一点点的配额上演了好几场全武行。

与此同时,县衙库房里的银子也比杨玄辰初来乍到时多了无数倍。

直至今日,韦君智每每想起那句“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不感兴趣”时,还会乐呵一阵。

自家老爷确实没咋碰过钱,因为这钱太多了。

库房里的货架上摆满了白花花的银锭。

花钱的速度还没赚钱的速度快,你说气不气人。

今个是腊月初八,衙门的小膳房内飘出了腊八粥的香气。

杨玄辰腆着一张脸在小莲的娇嗔中端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出来。

迎面正好撞见了韦君智。

“老韦,来来来,小莲煮了腊八粥,尝尝?”

“哎哟,不错喔,赶着回来没想到还能喝上一口热乎粥。”

韦君智学着杨玄辰的口头禅,笑眯眯地进了小膳房。

没过多久,他也在小莲骂骂咧咧的声音中端了一碗出来。

两人捧着碗,哈哈大笑,随即在东花厅里小口嘬着粥,聊起了一些琐事。

“老爷,织造坊、琉璃厂已经建好了,第一批工人已经开始工作了。”

“那些个女工别提多兴奋了,都夸老爷是个奇才,设计出来的织机比原先的好用多了。”

“不但织布的产量上来了,还不怎么累人。”

“琉璃厂的布兜厂长说是技术上有了突破,您说的那什么镜子,他能做出来了。”

杨玄辰挑了挑眉,把碗放到了一旁,“哟呵,他还真捣鼓出来了啊,人才!”

“待会儿给他赏银子去!”

“老爷,这镜子真有说的那么玄乎?还能把咱平时用的铜镜比下去?”韦君智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你懂个屁,那铜镜能照出来点啥?看都看不清。”

杨玄辰说着比画了一下,“这窗户上的玻璃看到了没,比原先那窗户纸强多了吧?”

“这玻璃没造出来之前,你敢相信天底下有这等稀罕物?”

韦君智的思绪被杨玄辰拉回了几个月前。

那日是布兜从临江城来清水县交琉璃瓶的日子。

抱着对这些瓶子用途好奇的他,在杨玄辰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下神仙居酒坊。

然后杨玄辰带着两车沙子和布兜去了一次临江城。

回来时,这后堂的门窗便用玻璃代替了原先的窗户纸。

又隔几日,临江城的琉璃坊搬到了清水县。

随着大批工人的入驻,清水县的琉璃坊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如今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敞亮的玻璃。

这大冬天的,关上门窗不仅阻隔了寒气,屋里连油灯都不用点,老百姓们都快爱死这福利了。

“想啥呢?赶紧把粥喝完,我们去琉璃厂看看布厂长带给我们的惊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