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渊两世为人,自然知道黄旭想干什么,但仍装傻问道:
“这是何意?”
黄旭一笑:
“老夫今日前来,就是特意将这份地契归还于你,贤侄无需多虑。”
黄旭双手将地契,递到张渊面前。
张渊见状,顺势接过契纸,不动声色的揣入怀中:
“那就多谢黄世伯了!”
黄旭笑着摆手道:“贤侄言重了!你我同为桑梓,本应相互扶持。既然老夫的心意送到了,那就不打扰贤侄上任了。改日再去府上拜访。”
说完,对着张渊施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望着黄旭远去的背影,张渊喃喃道:
“老东西,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若不是我今天成了管队官,你能把地契还我?哼!”
“渊儿哥,他都把地还你了。为啥你还要这么说他?”刘二喜憨憨道。
张渊没有正面回答二喜问题,反问道:“二喜,你说咱们庄,谁的地最多?”
“那还用问,当然是黄旭那个老东西了!他有功名在身,又不用交租。买多少地都合适。”刘二喜答道。
“没错!可你过这样做的弊端吗?”张渊问道。
“弊端?这有啥弊端?”刘二喜挠了挠头。
刘二喜直接被张渊问傻了!
在他这土生土长的明朝人看来,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毕竟,这是当年太祖爷朱元璋,赶走蒙元鞑子后,为了体现对文人的重视,亲自制订的政策。
如今已经传承了二百多年,他早就习以为常。怎么这些在他渊儿哥口中,就成了弊端?
刘二喜想询问,却发现张渊早就骑马先行一步。无奈,一边拍马追赶,一边对着张渊的背影大喊:“渊儿哥,你等等俺!”
可张渊却全然没注意,刘二喜发出的动静。
此刻他全部心思,都放在庄内百姓身上。
这些百姓的穿着,与乡绅黄旭的光鲜亮丽,形成了天壤之别。
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眼神中充满麻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看的张渊心情十分沉重!
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四个字:“土地兼并!”
他不否认洪武大帝朱元璋,制定的养仕制度,在明初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待政策,却逐渐变了味!
张渊在后世,就曾在一本书中了解过,明代仕绅集团兼并土地的手段。
这些手段说不上高明,但绝对实用。
他们每逢灾年,就会故意压低田价,然后大量收购,百姓手中的农田。
手上有大量的田亩后,在雇佣佃户帮助他们种田。他们既不用纳粮,还可以按时收租。
长此以往,朝廷能收税的田亩,也就越来越少。
没有足够的税收支撑。朝廷财力枯竭,就发不出军饷。
没有军饷,军队的战力就极速下滑。
关外的建奴,也趁机做大。
而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最后被逼的,也只能走造反这条路!
朝廷为了镇压起义,抵御建奴。只能加征各种赋税。
可那些赋税,最后只会被转移到普通民众身上。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大明国内的局势,只会越来越差!
然而,那些钻了国家空子的士绅阶级,他们得到好处了吗?当然没有!
先不说满清入关后,他们遭到的无情屠杀。
就说各路起义军,攻下城池后,也率先清理城内的士绅阶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