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新年的氛围还未褪去。中旺堡的官路上,就涌现了大量流民。
这些流民大多是附近村堡,活不下去的农户。为了去外寻条活路,不得不携妻抱子,露宿霜眠,逃离宣镇,
看到路上,突然出现的大批官兵,或是避让或是躲藏,反应各不相同。
张渊对此,也颇为无奈!可又不能眼见这些流民死在路上。
于是他将范辉喊来。命令范辉带领本队战兵收拢流民,送回慈庄堡后,再追赶大部队。
范辉领了命令,不敢耽误。立刻率领本队战兵,收拢流民。
可鉴于明末官府的公信力太低,任凭范辉和本队的二百战兵,喊破喉咙,都没流民肯相信他们的话。
就在范辉为此焦头烂额之际,手下一名叫杨建奇的战兵,却突然灵机一动,凑到范辉耳边小声嘀咕几句。
范辉听后眼睛一亮。立刻命令战兵在官道一旁,支起一口大锅熬粥。
没想到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流民逃亡多日,早已饥饿难耐。
流民们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米粥味道,立刻蜂蛹而来。可奇怪的是,当他们看到施粥的是官兵时,却无一人敢上前。
为了打消流民心里的疑虑,范辉不得不朝人群,大喊一声:
“诸位父老乡亲!今日施粥,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大家尽可放心来领。”
范辉的话起到了效果。流民群中一骨瘦如柴的青年汉子,鼓起勇气来到范辉面前,颤颤巍巍的问道:“军…军爷!你说的是真的?”
范辉没有说话,而是用实际行动回答。他夺过青年汉子手中空碗,盛了满满一碗白粥,在汉子震惊的眼神中,将碗又递了回去。
青年汉子捧着手中竖可立筷的白粥,全身竟不自觉的颤抖起来。自逃荒以来,他整日以蓬草,树皮裹腹,已经濒临饿死边缘。
与其说现在手里捧着的是一碗白粥,倒不如说捧着的,是活下去希望。
范辉看着汉子捧着白粥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心中顿生无限感慨,也学着张渊当时的语气,柔声道:
“小伙子快喝吧,一会粥就凉了。”
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话,在此刻却胜过了千言万语。汉子再也控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夺眶而出。
为了不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窘样,汉子低下头,狼吞虎咽的喝起粥来。泪水混合着白粥,一起被吞进腹中。。。
其他流民看到青年汉子,居然真喝上了粥。再也按捺不住,一窝蜂的冲了上来。场面也随之混乱起来。
还好范辉早有准备,才不至于发生意外。
战兵维持好秩序后,依旧按慈庄堡的惯例,先老弱妇孺,再是青壮的顺序,为流民施粥。
官兵施粥的消息,更是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流民赶来。
范辉见携带的军粮就要见底,立刻派人回堡求援。
当消息传回堡内时,新任管队官刘健十分重视。立刻调拨粮食,并亲自带队押送到范辉面前。
流民看到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脸上的惊讶之色溢于言表。再加上先前施粥做铺垫。招揽流民之事,变得异常顺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