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要亲自发放赏银。
京营二十八万人呢,你朱皇帝一个人,得发到什么时候去。
朱翊钧就是要亲自给京营发放赏银,这可是收买人心的绝佳途径。
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结果小站的兵练着练着,就全成袁世凯的兵了。
朱翊钧这也是以史为鉴。
同时,朱翊钧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铸币。
王家屏,张学颜,梁梦龙等人,也都没想到皇帝竟然要亲自发放赏银。
朱翊钧见有人想劝谏,不待他们开口,便立刻吩咐,“张宏,准备赏银。”
“腾冲伯,让将士们分批到堂外领赏。”
皇帝旨意已下,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臣、奴婢,领旨。”
到发放赏银的时候,户部和内廷的官员可忙起来了。
户部拉来的银子也好,内廷拉来的银子也好,都是大块的银锭。
而这次要发放的,是每人一两银子。大块的银锭都需要称重裁剪后,再发放。
朱翊钧见状,也不着急,一天发不完,那就两天,两天发不完,就两个月。
称重裁剪的这个空隙,朱翊钧就和前来领赏的士兵随便聊两句家常。
你家是哪的啊?
今年多大了?
家里几口人呐?
普通士兵,能见上皇帝一面,那就够吹一辈子的了,更何况皇帝还主动和他们说话。
军心,这不收拢住了吗。
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外,朱翊钧一直在给士兵发放赏银,聊家常。
虽然话都是差不多重复的,可士兵却是不同的。朱翊钧不记得每个士兵的模样,可每一个士兵,都能记住朱翊钧的模样。
朱翊钧能感受到,那些士兵眼神中的炙热。
大明的百姓,能够见到自己所在地的知县一面都不容易,更何况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皇帝,
有的士兵干脆激动的说不出话。
还有的直接跪在地上,一个劲的磕头。
一旁的王家屏、戚继光等人看的明白,皇帝这一招厉害啊。
既避免了赏银被层层贪墨,还能收买军心。
狗撵鸭子呱呱叫。
真是高明。
过了中午,户部尚书张学颜,兵部尚书梁梦龙,两个人告罪离开。
朱翊钧是皇帝,他不干活,还有内阁、司礼监顶着呢。
王家屏是内阁大学士,可内阁大学士有三位呢,缺了一位,那两位也能应付。
这两位尚书都是各自衙门的一把手,很多事都需要他们二人去处理。
但皇帝还在京营呢,户部、兵部的两位尚书有了,这两个衙门还得来人陪王伴驾。
于是,到了下午,户部、兵部各来了一位侍郎。
夜幕降临,大堂亮起灯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