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称帝,任命马良为侍中。
次年二月,刘备亲率大军东征孙吴,马良随军出征。
在夷陵之战中,马良受刘备指派,绕道进入武陵,招纳武陵的五溪蛮。
他成功完成任务,武陵的蛮族首领都接受了刘备的印信,纷纷起兵反抗东吴。
他们汇集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军队,活动在东吴军队的侧后,牵制了大批东吴军队,为刘备创造了有利的军事形势。
然而,在刘备夷陵之战遭受惨败后,武陵的刘备军队也遭到东吴的攻击。
马良督帅的五溪蛮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其军队被东吴的步骘击破,马良也不幸战死,年仅三十六岁。
这便是马良的一生。
至于马谡,和他兄长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刘备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马谡跟随刘备进入蜀地时担任荆州从事,后又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
他有过人的才能和器量,喜欢谈论兵法,深受诸葛亮器重,被任命为参军。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南中首领孟获,马谡送行数十里。
他向诸葛亮分析形势并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即收买人心,让他们真心归服,以达一劳永逸。
诸葛亮采纳了此建议,顺利降服孟获,南中从此臣服于蜀汉。
从这来看,马谡还是有些许本事的。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不用魏延、吴懿等旧将为先锋,而任命马谡为先锋驻守街亭迎战魏将张郃。
哪知马谡不按诸葛亮的指挥,不在山下据守城邑,而是放弃水源,将军队驻扎在山上。
当时,裨将军王平一再规劝马谡,马谡都不听。
结果被张郃截断水源,导致军队溃败。王平率领一千人擂鼓守住营寨,使张郃以为有伏兵而不敢前进。
虽然最终街亭失守,但剩下的军兵得以安全撤退。
由于丢失街亭,蜀军失去了进军的据点,只能撤军回汉中,北伐失利。
马谡因此被捕下狱,卒年三十九岁。
由此可见,马谡只能当个参谋,不可让他领兵。
想到这里他不得不佩服,大汉魅魔的眼界之毒辣。
不过他既然来了,就要阻止丞相所犯过的错误,可是如何阻止他要细细思量。
想到这,张岳习惯性地将视角移动到丞相的隆中草庐。
只见,丞相正在教十几名孩童读书。
其中就有马良,马谡。
看着十四岁的马良,还有十一岁的马谡,张岳瞬间愣神了。
尤其是看见马谡的那一刻,张岳差点说出一声国粹。
此刻的张岳,在心中想到。
难怪丞相当年如此信任马谡,原来这个逃兵是丞相的弟子。
可是不应该啊,丞相怎么可能会教出一个逃兵呢?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不听将令的逃兵。
真正的历史这么狗血吗?
这其中该不会有什么误会吧?
要这货真是丞相的弟子,那掰正起来就有些麻烦了。
毕竟这是一个能骗过丞相的顽童啊!
······
此时,身处隆中草庐之内的诸葛亮,凝视着眼前年仅十一岁的马谡,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你怎么能逃呢?你为什么要逃啊?
然而,当他的目光转而投向十四岁的马良时,一抹欣慰之情不禁浮现于面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