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的进展,引起中央、志司的关注。

1950年11月28日15时,志司致电询问下一步歼敌的计划。当时,志司察觉到东线战场可能全歼美第1陆战师的机会。要求宋、陶不仅要歼灭来援之敌,还要考虑乘胜向南发展。

当日24时,中央复电志司,并通知宋时轮、陶勇,指出:

下午15时你们发给第9兵团的电报中提到,“是很正确的”,并指出“此次是我军大举歼敌,根本解决朝鲜问题的极好时机”,“东线争取歼灭两个美国师及一个南朝鲜师,是完全可能的”。电报最后写道:“望你们鼓励士气,争取大胜。”

对于第9兵团而言,这份电报既带来了鼓舞,也增加了压力。

当时,东线联合国军兵团为美第10军阿尔蒙德麾下的美军3个师,韩军第1军团,正摆开非常松散的阵型。其中,美军第3师处于殿后位置。

美军第3师是美国陆军精锐之师。参加过一战、二战。一战时,以防守反击作战成名,深得美军名将潘兴将军赞誉,称他们是“马恩河磐石”。

二战期间,参战北非战役、西西里岛登陆战、法国南部登陆战等战役,是美军在欧洲战场连续作战时间最长的部队。

朝鲜战争爆发,美军急于用兵,便将驻防欧洲的美军第3师急调朝鲜战场。

第3师经过长途跋涉抵达朝鲜战场,正逢长津湖战役爆发,匆忙赶至元山、兴南,身为美军王牌部队,却尚未进入战时编制,作战部队官兵缺员极大,实为一支空架子部队。

这时,全师能够作战的,是装备精良,齐装满员的第9、第10、第39战地炮兵营、第58装甲炮兵营、第3防空炮兵营等五个炮兵营,以及第64坦克营。

因而,阿尔德蒙将该师列为美军“帮对体制”部队,一面抓紧补充兵员,一面将其作为防守部队,以其强大的远程火力,部署元山、兴南一线,负责防守整个第10军向北攻击的后方滩头、港口。

——所谓“帮对体制”,即美军该师至少补充30%-60%的韩军官兵的混杂编制。

当时,美军第3师有着5个齐装满员的炮营,装备超过120门的包括155mm、105mm口径重炮在内的各型火炮,以及30余辆各型坦克。虽然无法快速机动作战,但是,如是实施防守作战,其火炮和坦克的火力强度,足以相当于志愿军26个营的火力。

在美军第3师的前面,三个向北推进的作战集群,一线展开。

最东端,在向北进攻的右翼海岸线地区,为韩军第1军团。

韩军第1军团下辖韩军首都师、第3师及其他配属部队,沿海岸线向茂山、合水及中朝苏三国交界处进军。当时,韩军第1军团以首都师为前锋,一路攻击,并没有遇到有力抵抗,甚至抵达了离中朝边境不远的清津地区。

接到总撤退命令,韩军第1军团,有着美军掩护其左翼,正面朝军兵力薄弱,海岸线交通相对便利,又有美军舰队掩护优势,因而得以迅速转身,顺利向南撤退。

在韩军第1军团以西,位于联合国军东线兵团的居中位置,在长津湖以东及赴战湖等地区的联合国军,则是美第7师主力。美第7师名气不如美第3师,早先也是美军急于用兵朝鲜而投入战场的“帮对体制”架子师。

该师虽然火力配备较弱,但是编入了大量韩军新兵,因而兵力充足。

29日凌晨,进攻新兴里的部队再次遭遇挫折,内洞峙与新兴里的美军已经合并为一股力量。第80师的战斗与非战斗减员人数已达全师兵力的三分之二。

一支拥有上万人的主力部队,仅仅两天时间便损失了超过6000名士兵。

敌军虽已被包围,却无法彻底歼灭,反而给我们造成了严重损失,这种困局绝不能再持续下去。此刻,第9兵团迫切需要一场决定性的歼灭战。

1950年11月29日凌晨,日本,东京。

就在志愿军与美军鏖战下碣隅里之时,在千里之外的东京,联合国军总部,麦克阿瑟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会议,华盛顿官员、联合国军官员、韩国军政大员,以及西线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克和东线美军第10军司令官阿尔蒙德等人参加。

这是军史上着名的“东京会议”。

东京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执行在前一日召开的国家安全会议上,国防部长马歇尔提出防御与撤退的计划。

这天,对美国而言,朝鲜战局非常糟糕。

除却东线长津湖战场发生的激战,在西线清川江战场,志愿军第13兵团在朝军主力部队配合,主力全出,穿插跃进,对包括美军第8集团军、韩军的联合国军主力,发起了全面攻势。

尤其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运动穿插至三所里,并且龙源里一线顽强抗击,断阻了联合国军主力美军第9军南退,及美军第1军北援的联系。

而后,志愿军第38军主力与第40军一部协同作战,对正在向南撤退的美军第8集团军形成侧击态势……

战场形势如此陡变,使得联合国军在军事上十分被动。

鉴于志愿军东、西两线大兵团出击,对联合国军东、西线集群形成极大威胁,中国大规模派兵援战朝鲜已经成为事实,麦克阿瑟最终决定东西两线兵团同时向南撤退。

同日下午,按照麦克阿瑟和东京会议部署,美第10军司令官阿尔蒙德正式下达东线兵团总撤退命令。

麦克阿瑟和联合国军总部并没有部署相应的防御撤退作战,而是命令美军第3师守备元山、兴南一线滩头阵地,韩国第1军团、美第7师主力分别向咸兴、兴南撤退。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27军80师(238团、239团、240团)、81师(242团)4个团,在夜晚向新兴里之敌发起突然袭击,前线指挥员是27军副军长詹大南。

经过27日一夜激战,各团控制了新兴里外围几乎全部高地,完成对美军的合围。而且打完才从俘虏口中得知打的不是陆战1师,而是步兵7师,并且不是之前侦察报告的1个营,而是1个整团。

而根据美军的记载,27日晚的战斗,4连打掉的其实是美31团3营,应该还有美31团前进指挥所的一部分。

美第7步兵师第31团级战斗队,通常被称作麦克莱恩特遣部队(后来被称为费斯特遣部队),麦克莱恩特遣部队由以下部队组成:

第31步兵团的第2和第3营;第31坦克连;费斯中校指挥的第32步兵团第1营;第57野战炮兵营,配备105毫米榴弹炮;第15防空炮兵营(D连)由辆高射炮车(配备双40mm加农炮的M19和M16四-.50半履带车)的一个排。

总的来说,麦克莱恩特遣队共有3200名士兵,其中包括700名韩国士兵。

这应当是美军一个步兵团的兵力。

长津湖战役打响之时,麦克莱恩为使部队占据更大的防御纵深,因而分兵在新兴里、内洞峙、后浦等地设置主要阵地,互为犄角,相互策应。

其中,内洞峙阵地为美第7师第32团第1营、31团重迫击炮连防守。

新兴里由美第7师第31团第3营、第57炮营2个连及第15防空炮营1个连防守。

后浦由美第7师第31团团部和一个装备22辆坦克的坦克连防守。

新兴里激战期间,麦克莱恩数次调整部署,将自己的指挥所和第31团直属重迫击炮连设置在内洞峙和新兴里之间,以便指挥和联系两个不同团序列的2个步兵营。即第31团3营和第32团1营。

此外,麦克莱恩将团部仍留在后浦,负责新兴里至下碣隅里的联络,以第57炮兵营一部和防空炮营1个连围绕新兴里而收缩防线,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游走、展开,形成强大火网。

而这三个方向,正是志愿军第80师的主要攻击方向。

新兴里是位于长津湖东北端一个相对独立较大村落。

在新兴里攻防战打响之时,志愿军因为情报预判失误,向美军阵地发起营、连规模冲锋,迎面突遭美军4辆M19双联装40毫米自行高射炮、4辆M16四联装12.5毫米自行高射机枪的强大火力拦截。

如此强大的火力,使得11月27日、28日夜间的战事之惨烈,让时任担负突击的第240团1营营长,后任第27军副军长的邵名泽将军记忆犹新,唏嘘万千:

“……火力密啊,机枪打得呜呜的,就象是刮风。

侦察不准确,敌情没搞清楚,以为是1个连,一打发现是1个营,打不动了。

(美军)坦克围成一个圈,手榴弹砸上去象是挠痒痒。(我军)打了一夜没有收获。”

正是因为新兴里地势狭窄、险要,美军凭借村落据险死守,以自行高射炮和自行高射机枪平射,使得鱼贯而入,向新兴里冲锋的志愿军遭到极大伤亡。

美军强大火力压制,步兵冲锋进退两难,为打破美军火力拦截,志愿军第80师炮团的92步兵炮连的5班长孔庆三指挥架炮还击。

冻土坚硬,无法挖掘设炮,情形危急之时,深知步兵炮强大后坐力远非肉躯可以抵抗,孔庆三却是决然以肩膀顶住步兵炮支架,命令开炮。

炮声响时,孔庆三遭后坐力撞击,吐血阵亡。

1952年,孔庆三为志愿军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新兴里攻防战持续11月27、28两夜,美军既靠新兴里等环形工事之强大的速射火力和榴弹炮火力自保,又有美军校炮飞机临空指挥作战,提高了作战效率。

战事白热化的时候,美军航空部队派驻新兴里的地空联络员史坦福上尉,冒险呼叫空中火力支援,呼叫攻击距离越来越近,直至相继阵地约15米左右。

如此地空协同的近距离精确攻击,有效滞缓了志愿军攻势。

重磅航弹和凝固汽油弹频繁落下,热浪灼面,冰火交袭。

连续两夜激战,美军新兴里阵地被炸的已无完土,美军最高指挥官麦克莱恩上校,也遭遇狙击阵亡。最终,美军被迫放弃内洞峙阵地和阵亡者尸体,炸毁4门榴弹炮,夺路狂奔,逃入了新兴里阵地。

为此,志愿军第80师参战3个团轮番冲锋,伤亡惨重。

战前加强兵力担负主攻的第238团退下战场,全团被缩编为每连大约50人的6个步兵连。第239团伤亡及各种减员更大,被缩编为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1个迫击炮连。最后参战的第240团减员情况稍好,未做缩编。

第80师连续两日夜晚强攻新兴里,付出代价极大。

新兴里的美军负压应战,同样精力交瘁、疲惫不堪。

28日上午,“麦克莱恩上校意识到问题仅仅出现在南面,他评估了费斯营在夜间对中国人的表现,他认为相当不错。随后他被3营重新夺回炮兵A连火炮的报告分散了注意力,相信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这一天中午,阿尔蒙德乘直升机来到麦克莱恩上校的前进指挥所,随后他和麦克莱恩上校一起开车到费斯营的阵地,到达时间大约是14:00。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次访问是美军历史上最离奇、几乎是闹剧的事件。

麦克莱恩上校和费斯中校向阿尔蒙德中校简要介绍了当前的情况。阿尔蒙德将军告诉费斯,要重新夺回C连在夜间失去的东部山脊。他还告诉麦克莱恩上校和费斯中校,他们还必须准备攻击水库以西的中国部队。

阿尔蒙德很快就匆匆飞走,“他访问那里的主要目的似乎只是为了显示存在感,并在前往下一个位置之前,分发一些勋章”。

11月28日白天,位于后浦的美军坦克连试图突破1221高地,以打通与新兴里的联系,在损失了4辆坦克后不得不撤回。

11月28日晚,随着中国人开始从试探性攻击,发展为对费斯营阵地的全面攻击,麦克莱恩上校开始意识到这一阵地已经站不住脚了。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单位面临的真实情况。

长津湖东岸的80师连续两晚向内洞峙和新兴里的美军发起进攻,虽然重创了新兴里美军,但内洞峙费斯率领的32团1营并无大碍,且两部美军于29日上午合兵一处。此时的80师伤亡已达三分之二,同样也是无力再战。

不过27军发现,相较于柳潭里的陆战一师,长津湖东岸的美军部队战力稍逊。于是决定先集中力量歼灭新兴里美军,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陆一师。

指战员决定以79师在柳潭里牵制陆1师,另调81师主力增援80师,围攻新兴里,彻底歼灭该部美军。但增援的81师241团无法于29日当夜赶到新兴里,提供炮火支援的炮16团同样也无法抵达,于是29日夜仅以80师余部对新兴里美军进行袭扰。

11月29日2:00,麦克莱恩上校和费斯中校定下突围决心,费斯营已经无法守住目前的阵地,希望得到坦克连和2营不会到达了。这时,内洞峙的美军第7步兵师32团1营基本准备完毕,开始缓慢南撤。

中午13:00,32团1营到达新兴里31团3营阵地。这一段5--6公里的突围道路走了9个小时,沿途遭遇了志愿军的截击,美方记载:“麦克莱恩上校在穿越冰面,试图阻止他认为是3营的士兵对费斯营误射时,被中国人击伤随后俘虏。”

麦克莱恩被俘(后伤重死亡),3营和57炮兵营营长均负伤,费斯中校接过了阵地上所有部队的指挥权。部队名称也由麦克莱恩特遣队变更为费斯特遣队。

位于后浦的麦克莱恩特遣队后方指挥所收到消息,2营不会到达了,中国人已经切断了从江东里山口的道路。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通讯先进的美军竟然没有将此消息用无线电告知麦克莱恩和费斯。在后浦的美七师副师长霍兹决定前往下碣隅里,看看能否从海军陆战队那里得到什么帮助。

中午,德雷克上尉带领31团坦克连向北第二次打通新兴里的尝试依然无果而终,但新兴里的美军对此一无所知,只是听说助理师长亨利·霍兹准将将要派陆战队的坦克部队前来营救,他们似乎看到了援军的希望。

美军C-119运输机下午的空投补给不算成功,空投下来的都是在日本预先打包好的标准应急包裹,并未完全解决新兴里美军的需求。

11月30日上午8时,美第7师副师长霍兹,指挥后浦阵地集中12辆坦克和约1个步兵连的兵力,向北攻击1221高地,再次尝试打通与新兴里的联系。

不过,麦克莱恩特遣队,虽然调拨给了美军陆战1师,但因为事出匆忙,两部美军军种、兵种和序列不同,导致通讯频率、密语不同。

也就在新兴里激战之时,史密斯的陆战1师指挥部,只能通过几辆停在下碣隅里的陆军坦克配载电台,或者战机电台中转,才能和费斯特遣队取得联系。

战后,美军考察新兴里战事,将美军通讯不畅,视作费斯特遣队遭到失败的主因之一。

美军后浦分队向北出击,兵力弱小,坦克无法爬上冰冻山坡,攻击乏力。

这次攻击,美军电讯联系也是费时费力,联系不到柳潭里等美军陆战1师的及时地面火力援助,因而沿途受志愿军打援部队顽强阻击,旋即潦草收兵。

也就在美军试探性向北攻击的同时,这天上午,阿尔蒙德在下碣隅里召开会议,召集第1陆战师和第7师的师长,讨论撤退计划。

会上,阿尔德蒙要求史密斯,统一指挥将古土水以北的所有作战部队,独立向南撤退。

鉴于下碣隅里在之前受到的袭击,美军将领们均认为要保住这个美军撤退的长津湖战区总据点,必须再从驻防古土里的美军陆战1团调兵,组建一个由英军、美军的坦克、装甲车和步兵混编的作战分队,北上支援、强化下碣隅里防御。

同时,阿尔德蒙命令打通下碣隅里至新兴里的通道,以接应正面临险境的第31团战斗队顺利撤退。

不过,史密斯接到命令之时,陆战1师及配属部队,处于被志愿军第9兵团完全包围之中,同时,更受山地高原地形、恶劣低寒气候等影响,要想自行突围,向元山、兴南等地美10军的滩头阵地撤退,非常艰难。

然而,史密斯并没有修正阿尔德蒙总撤退计划的权力和余地。

东线方向其他部队,也都采取了收缩措施。

第7师从惠山镇撤退至兴南;

第3师负责保卫水洞至兴南的交通线,并封锁社仓里东向道路,同时派遣部队确保元山的安全;

与此同时,两个韩军师停止进攻,向咸兴收缩,并为美军第10军右翼提供掩护。

作为联合国军东线兵团最高统帅,阿尔德蒙草率决定分三路实施的总退却计划,给陆战1师及其配属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会后,史密斯与第7师师长巴尔达成共识:先从柳潭里开始撤离,待那里的两个陆战团撤回下碣隅里后,再派遣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北上,解救被困在新兴里的费斯特遣队。

会议结束,在阿尔蒙德离开前线之前,第一批运送伤员的运输机从下碣隅里机场呼啸腾空。美军长津湖地区的总撤退行动开始了。望着几架运载伤员的飞机腾空而起,巴尔心情沉重。

他决意乘直升机飞往新兴里,亲自向费斯特遣队下达突围命令。

巴尔心情明显不佳,对下属的问候爱搭不理,下飞机后直奔费斯的指挥所而去。两人会晤半小时后,巴尔便匆匆离去。

撤退路上费斯对随行军官说,师长没有下达任何撤退的指令,也无法提供任何支援。

事实上,巴尔师长飞来新兴里之前,刚在下竭隅里同第十军高级指挥官们开完会,会上阿尔蒙德把长津湖地区的所有部队都交给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指挥。

如此一来,巴尔也无法再对费斯特遣队下达任何命令。陆战一师在柳潭里和下竭隅里被志愿军围困着,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支援新兴里美军,费斯特遣队只有自己可以依靠了。

撤退命令传达下去,整个新兴里美军阵地陷入了空前绝望。

后浦美军固然大概率得到安全撤退,但是,新兴里美军南撤往后浦方向,无兵接应,如是被志愿军顺势占领,那么,美军等于在无形之间自断了南撤路线。

如此形势,要让已经激战多日的势成孤军的新兴里美军自行完成撤退,无疑使得费斯中校倍感沮丧、头疼。

对于巴尔下令先于新兴里美军撤退之前而弃守后浦,美军战史即认为,这一命令为孤军态势的费斯特遣队的突围行动增加了极大的困难,是最终导致了费斯特遣队遭遇伏击、全军溃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费斯得知弃守后浦,非常失望。不过,他还是接受了巴尔命令,开始指挥新兴里美军收拢兵力,准备撤退。不料,祸不单行。

午后,史坦福陆空联络组继续呼叫美军战机,对新兴里外围纵深实施掩护,同时空投急需的高机子弹、高炮炮弹。然而,美军战机匆忙之间,仅为新兴里空投了高机子弹,却误将高炮弹投向了后浦阵地。

等到士兵们打开空投物资发现误差,天色已晚,美军飞机已经无发起飞再次空投。

费斯闻讯,当即傻眼。

美军4辆自行高射炮为对抗步兵最大威力武器。更是新兴里美军抵抗优势志愿军围攻的最强火力。如今,美军因为弹药缺乏失去最强火力,使得情况变得糟糕起来。

当时,美军连续激战,4辆自行高射炮被击毁1辆,如今弹药紧张,也就只得将为数不多的炮弹平均分配给3辆自行高射炮,以便实施单炮、点射。

临近突围作战,美军自行高射炮缺乏弹药,只能实施单炮、点射,火力自然是大大减弱。

撤退之前美军弹药补充出现重大失误,即被美军视作费斯特遣队最终遭到击败、击溃的主因之一。

与此同时,志愿军正在重新集结兵力,预备向新兴里发起最强攻势。就在30日这天,第27军94师进入长津湖战区,成为第9兵团参战的第8个师。

第27军军长彭德清手上有兵,闻悉新兴里战报,为急于打破美军长津湖地区最薄弱环节,即下决心从周围部队抽调兵力、弹药,以支援、加强由副军长兼第80师师长詹大南指挥的新兴里战场。

不过,激战到现在,志愿军的粮荒情况也是更加严重。

当时,长津湖战役爆发,志愿军入朝参战既成事实,美军舰载机即轮番拦截、轰炸从辑安边境的前川兵站至长津湖前线的补给线。

如此空袭威胁,致使志愿军汽车损失极大,第9兵团既无法将第26军送往长津湖战场,同时,近200公里补给线靠民工、骡马维持,已经无法维持长津湖10余万作战部队的粮食消耗。

大战在即,新兴里前线的志愿军一线预备冲锋官兵,得到配给的不过是一二枚冰冷的土豆,或者一把才从冰雪覆盖下的农田里掏出来的稻谷,甚至一块树皮……

连续激战,体能消耗极大,仅靠这点食物,常人怎么能有正常运动的体能?

志愿军在爬冰卧雪准备进攻之前短短数小时内,即出现了很大的非战斗减员。

这时,在风雪漫天的盖马高原,对志愿军而言,酷寒、饥饿已经成为比美军更凶险的敌人。然而,激战与冲锋还得继续。

11月30日,黄昏,凛冽的寒风漫天呼啸,瞬间,晴朗天空再次乌云密布,很快,天色黯淡低沉,暴风雪再一次席卷而来。

这天,长津湖战场气温再次陡降零下30度以下。

这时,新兴里西岸,柳潭里美军陆战5团、7团等,正在集中、整备坦克、装甲车和其他车辆,销毁无法带走的物资,同时向四面可疑目标发射榴弹炮。

他们预备打完所有炮弹,然后开始撤退。

炮声隆隆,隔湖遥遥传来,震荡寒空。

柳潭里美军正在撤退,气候转向恶劣,使得美军夜航战机无法升空,种种不利情况,使得同样正在准备撤退的新兴里美军不免心慌意乱。

志愿军这边,第9兵团直到这时,通过俘虏的供词和现场观察,才对眼前的敌情有了较为准确的掌握,发现新兴里、柳潭里几个据点的美军兵力远超战前的预估。

根据美军部队的番号和编制人数估算,新兴里地区驻有美军约5个营(实际超过3个营),总兵力约为4100人;而柳潭里地区则有7个美军营,总兵力约8000人,并且装备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