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刚刚派出“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之时,中国虽然持续关注战事,但一开始还是保持着观望态度的。鉴于彼时美国的军事实力遥遥领先于中国,且拥有极大杀伤力的原子弹。而当时的中国在军事武器上、军队体系建构上几乎全方位落后于美国。
当时的新中国称得上强大的只有陆军,但也是凭借身经百战的士兵以及将军们出色的战略决策打出来的名声。
人民解放军配备的大多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缴获的敌军武器,各个部队的武器种类呈现出“万国牌”的情况,不仅难以互相兼容,性能相较于美国来说实在太过于落后。
另外,中国的海军、空军、特种部队等军队体系也才刚刚开始建构,只是有了一个框架,能够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地处鸭绿江的东北边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早在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毛主席就已经作出了要在东北地区建设后方补给基地的决策。
美国显然也知道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军在参与朝鲜战争的同时,也派出飞机,频频开赴中国东北地区靠近朝鲜的城市、乡村聚落等地,实施了大规模的轰炸,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设施建设,更严重的是对我国的国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自从美国跨过三八线,甚至已经派出空军,对中朝边境地区进行轰炸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这已经给新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军事威胁,一旦朝鲜战败,中国的边境甚至是腹地都将会直接暴露在美国的炮火之下,此仗不打不行。
朝鲜战争爆发时,斯大林对战争前景充满乐观的预期,以至于对新中国的各项合作协定一直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斯大林批准了3亿美元的对华军援贷款,内容主要是采购海空军装备。
到1950年9月中旬之前,中苏两国之间的各种经济和军事合作协议正处于商洽阶段,直到朝鲜局势急剧恶化之际,也没有完成各个领域的合作协议签署。
前线战事紧急,苏联方面又迫切希望中国尽快出兵,声称愿意向中国提供战争所需的各种武器弹药,我国一开始还是持保守态度对待此事。
但是朝鲜人民军败退的速度实在太快,毛主席考虑再三,在大会上同其他国家领导人讨论利弊,权衡之下最终才正式作出命令,让志愿军开赴朝鲜与美军作战。
1950年10月18日,中央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声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新中国出兵朝鲜,震惊了斯大林。
他从来不敢相信,那个穷的叮当响的国家,居然真的敢出兵和美国作战。
1950年11月7日,我国政府向苏联政府发电:
由于人民解放军陆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战利品,因此造成步兵武器口径种类繁多的情况。
这一状况给弹药生产,特别是步枪和机枪子弹生产带来很大困难,此外我们的工厂目前所能提供的这种子弹为数甚少。
志愿军部队直接参加朝鲜军事行动的有12个军,计36个师,但仅有6个步枪和机枪弹药基数。今后,随着军事行动的发展,我们在保障军队弹药方面势必出现很大困难。
如果军工生产方面不出现变化,那么,改换装备工作可能要到1951年下半年方能开始。为克服目前困难,我请求您研究一下关于在1951年1月和2月这一时期给36个师供应步兵武器装备的问题。
其中轻武器内容:
苏式步枪14万支、步枪子弹5800万发;
苏式自动枪支、自动枪子弹8000万发;
苏式轻机枪7000挺、轻机枪子弹3700万发;
苏式重机枪2000挺、重机枪子弹2000万发;
飞行员用手枪1000支,飞行员用手枪子弹10万发;
TNT炸药1000吨。
清单中还包括配套的炮兵和重武器及弹药清单,立足于能够为7个军配备满员的各级队属炮兵部队。
当时最为紧迫的是加强高射炮防空部队的建设。
早在1950年2月,我国就提出请求,希望苏联提供高射炮,不过当时立足于东南沿海防空,苏联方面也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向中国交付了一批高射炮用于城市要地防空,主要配备空军高射炮兵。
1950年11月7日,中央给苏联的电报中,又列出了要紧急扩编18个高炮团的清单。这些高炮主要配备空军防空部队。
过了两天,苏联方面就回电,同意我国提出的全部请求。
这批紧急援助的36个师份额的军事装备在1951年1月前后开始交付。
配发部队大致分为两个方案,先期入朝部队在第三、四次战役间歇休整期间,在朝鲜境内逐次换装,如志愿军第9兵团的换装;后续入朝的部队则是在国内整建制集中换装后入朝,如志愿军第3兵团和第19兵团。
20世纪50年代初的大规模军事援助,不仅是对华输出成体系的成品武器装备,还大量输出了相应的技术资料和关键技术。
从1950年起,中国开始大规模仿制这批武器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陆军武器系列。如在1950年3月以后开始试生产的波波沙41型冲锋枪定型为50式冲锋枪,其实这种冲锋枪在1948年11月已经在东北解放区小批量生产。
由于产能和基础建设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对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仿制进度不一。
如莫辛纳甘1944卡宾枪、德普莫轻机枪、郭留诺夫43重机枪等武器的国产化仿制定型则是在1953年,而折叠铁柄枪托的波波沙43冲锋枪、多加列夫TT手枪定型则是在1954年,通用型机枪的定型则已经到了1958年,等等。
虽然定型时间有差异,但这批国产化枪械依旧被统称为50式步兵班用武器系列,终结了人民解放军使用万国杂牌武器的历史。
1951年2月,中苏双方约定:
以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界,在此之前的军事订单全价购买,在此之后则是军事物资半价购买,铁路建材七五折购买,并且苏联要向中国提供军事贷款12.35亿卢布。
从这份协议就看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供给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是中方出资购买的,而非苏联无偿赠与。
这也是由于苏联虽然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其与强大的纳粹德国正面交锋导致苏联自身也遭受了重创。战后的苏联人口凋敝,经济建设百废待兴。超过两千七百万苏联人伤亡,一千七百多座城市的工业被全部或部分摧毁。
直到1949年,苏联国民经济还在恢复阶段,其工业生产水平也只有军事等重工业勉强恢复到二战之前的水平,可想而知,当朝鲜战争爆发时,“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也确实拿不出太多的军事物资无偿提供给中国。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不仅要以一己之力在欧洲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还要向远东地区的中国与朝鲜伸出援助之手。
苏联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出售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且战争结束后依然按照中国向苏联提交的订单,支援了大约能够列装30个师的武器。
志愿军第二拨部队准备开始大规模入朝,中国军队急需大量武器装备。
1951年5月25日,第五次战役后期,中央派总参谋长徐向前率代表团赴莫斯科,与苏联政府谈判购买60个师的苏联武器装备问题。这是除了36个师紧急援助以外提出的更大规模需求,基于中央对朝鲜战场持久作战和对台军事斗争的双重考虑。
引进60个师装备的谈判从6月上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开始双方达成协议,根据苏联的生产和运输能力,在3年内完成60个师装备的供应,1951年内需完成10个师的供应。
当年9月中旬,苏联方面又告知,除1951年9月前已经交付的4个师装备外,原计划剩余6个师装备和物资要推迟半年交付,也就是到1952年中期才能交付,中国方面表示可以接受。
1952年4月双方确定到1952年底完成交付20个师的装备,其余40个师的装备到1954年底交付完毕。
第二批军援60个师份额武器装备中,中国再次无偿赠送给朝鲜人民军3个师的装备,另1个师的装备拆分配发给各军事院校用作教学和训练,实际交付部队的装备为56个师份额。
朝鲜战场志愿军部队主要是第一批紧急军援的36个师份额的部队,后继60个师装备的部队主要在国内驻防,开赴朝鲜前线作战的仅有3个师。
造成第二批引进苏械装备的陆军师入朝少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是装备交付和换装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第二是国产苏式武器装备开始供应志愿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朝鲜部队的装备缺额;
第三是作战中调整了部队建制和武器配备,将一些无需入朝部队的装备调换给前方作战部队。
这三大措施补齐了朝鲜战场志愿军苏式装备的大部分武器缺额。
从1950年至1954年间,苏联政府总计提供了96个陆军师份额的武器装备军事援助,其中6个师份额的装备用于训练教学和重建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接收90个陆军师份额的装备。
除这些采用苏联直接进口的武器装备换装的陆军师外,另有50个陆军师采用国产仿苏武器换装,包括部分朝鲜作战的志愿军部队换装国产仿制型号武器。苏联的大批援助,使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整体上统一了武器装备体系标准,同时也奠定了军队现代化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苏联在各个方面对我们的援助情况。
第一,在空军方面:
在1950年1月,空军司令刘亚楼就向苏联订购一批飞机,共计586架,苏联交付的方式实际上是将那些来中国负责防空任务的苏联空军部队在离开之时,将飞机有偿的移交给了中国。
第一批飞机是在1950年2-3月期间,苏联巴基斯基中将率队到达上海、南京、徐州等地帮助中国进行防空。在10月份苏联空军离开的时候把他们的这批飞机都留了下来,共有各种机型119架。
当时就是用这些飞机,装备了新中国第一批空军部队。
中苏商定,一旦中国开始在东北边境大量布防苏联将会出动空军协助。当中国在东北集结了九个师的兵力之后,苏联立即兑现了他们的承诺。
第二批飞机是在1950年8月,苏联空军别洛夫师到中国东北担负防空任务。后来同样将这批飞机作价卖给中国。共有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122架,教练机和通信机16架。
苏联空军来到中国的消息并没有对外公布,歼击师的空军将士们是穿着解放军的军服来的。
但美国与苏联对峙多年,又怎可能会不知道苏方派空军来支援了,但苏联穿着解放军的军服,明显是不想与美国正面交锋,美国也不希望与苏联开战,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苏联空军来之后,美国空军大批飞抵中国东北地区进行轰炸的行为便急剧减少。美空军很少有机会能够再飞到中国东北进行轰炸,东北的后勤补给基地逐渐建立起来,前线的志愿军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打仗更加勇猛。
当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出师得利,斯大林喜出望外。
第三批飞机是在1950年10月和12月期间,苏联空军派出13个航空兵师来到中国,分别布置在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等地区,其中有9个师是米格-9和米格-15组成的歼击机师,1个拉-9歼击机师,2个伊尔-10强击机师,1个图-2轰炸机师。
这13个航空兵师,完全承担下了中朝地区的空防任务,并且帮助训练中国飞行员。当时斯大林还承诺将会对中国飞行员进行两到三个月的航空训练,训练完毕之后整个歼击师团的装备全部移交中国飞行员。
后来中国有偿接收了其中的12个航空兵师的装备。
此后中国的空军装备也都基本上是从苏联购买的,而且有一些是苏联赠送的。比如:在1951年5月22日,苏联主动提出:以前援助中国的10个歼击机航空师当中,有6个师装备的都是落伍的米格-9,为了让中国空军更具战斗力,苏联政府将在8月初无偿向中国提供372架先进的米格-15。
以前给的米格-9也留给中国,用以训练飞行员。
到1954年,中国共有28个空军师和5个飞行独立团,共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99%的购自苏联。这已经不能用初具规模来形容了,因为当时中国喷气式战斗机数量是同时期法国的两倍强,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苏,与英国持平。
以上所有装备加起来,苏联仅要了13亿美元。而这些装备的总体战斗力,跟美国援助国军武器总数的战斗力相比只高不低,而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人给的武器折了45亿美元。
当然,这些武器之所以这么便宜,主要因为大部分都是二手货。但是虽然是二手货,在当时世界范围内来看也不算过时。
第二,在陆军方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