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想,这等卒子,他能打一百个!递一根长矛给他,他都不敢刺?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即便是这样,一百县卒还有五十个空响。反正名册上有一百人就成。
陈烈摇了摇头,这不正好自己得了便宜么?
“走,我们去见见那位县长……”
……
在汉朝,县与县也有大小之分。
以人口而论。
万户以上的为大县,其县最高长官曰“县令”,万户以下为小县,则要称“县长”了,以示尊卑。
而两者间的俸禄也然不同。
大县县令的俸禄范围在六百石到一千石之间;而在小县县长的俸禄范围则在三百石到五百石之间。
介亭便是小县。
而不其那样民盈户稠的县则定然为大县了。
今日,是二月最后一日,都近午时了,天还是灰蒙蒙的。
童恢立于北门城头,眼神中流出无限的怜悯之情。
“哎……”
他干瘦的五指拍在女墙上,有些无奈,也有些迷茫。
迷茫的是:
我烈烈大汉帝国,幅辽万里,民有数千万,何以至此?
归根结底还是天子被那些阉宦小人蒙蔽了啊!
不然何以让百姓流离,挥泪以别乡土,而至碌碌无所居,终日无所衣,无所食,悲哉!哀哉!
想他童恢,年少为州郡吏,幸得司徒杨公看中,被征入公府。
去岁添为不其令。
到县,他自认为兢兢业业,不曾懈怠。
但这世势,却一日不如一日,人心浮,崩坏趋势日显啊!
看着那如牛群迁徙的流民,心中真真不忍。
无奈的是凭他一人之力,而不能救天下苍生。
但还是开口问向身侧的文士:“伯正,城南外还能安置罢?”
“明廷,如今我县涌入大量流民,至目前,不下万数,库中粮所剩不多,实在是接纳不下了啊!”
这是一个中年文人,现为不其功曹,姓王,名直。“伯正”是他的字。
他是不其大姓王氏人,仲通公七代嫡孙。
“仲通公”乃是本朝能臣,名讳景。
永平十二年(公元六十九年),黄河泛滥,天子及三公,议修黄河,乃引见景,任河堤谒者。
是年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凡千余里。堤成,从此无复溃漏之患。景由是知名。
后迁徐州刺史、庐江太守,不其王氏由此兴。
“都是我大汉子民,安忍弃之不顾?”童恢还是坚持,他实在不忍,叹了一口气,接着道:“伯正,再设粥棚,尽力施为罢!”
“明廷仁义。”王直叹了一口气,还是应道:“仆尽力而为!”
童恢远眺,山河依旧壮丽……
一群衣衫褴褛、面露饥色的流人,狼狈地拖着沉重的脚步渡过墨水。
他们来自各地,有豫州的、兖州的、冀州的,但大多是青州籍的,他们听说此地有一县令童公,为人仁义,愿收纳流离,于是纷纷投奔不其……
这群人中有两人,一个青壮,一个年少。
与旁人目光呆滞不同,这二人眼神如炬……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