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宗亲宴因太后身体有恙,想念家人,便比往年早了数月。
封了地的亲族早早回了京师,一时间皇宫内外热闹无比。
这里面的好多人,沈清歌从未见过。
但她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有好多亲族贵眷在朝堂上都有一席之地,多多结识几个对自己日后也会有帮助。
萧皇后近来颇为倚重沈清歌,显然将她视为制衡齐贵妃的关键棋子,而沈清歌对此角色亦欣然接受。
宗亲宴于灯火璀璨的宫殿内盛大开启,乐音袅袅,舞姿翩翩,尽显盛世之景。
殿内珠帘轻垂,烛光闪烁,映照出众人神色各异,心思难测。
沈清歌身着华丽服饰,端坐席间,举止端庄。
偶尔眼角掠过龙椅上谈笑风生的明德,却意外与他深邃的目光相遇,她心中一悸,连忙避开。
自那次醉酒事件后,明德便未再踏足她的居所。
而她,也有意无意的避开能与他碰面的场合。
倒是潘常在,得知明德来到清音阁却宿在了正殿,心中嫉妒,跑到她那里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堆话。
被慧心怼了几句,悻悻地回到了配殿。
耳听明德又恢复了和亲族们的对话,沈清歌暗自松了口气。
轻抿一口清茶,她不动声色地审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上座与明德高声攀谈的,乃是气宇不凡的康王,身着青衫,眉宇间流露着儒雅之风。
作为明德的八皇叔,他年少时曾是多才多艺、文武双全的皇子。
但自宣宗皇帝登基后,却突然沉醉于诗词歌赋与棋艺之中,武功渐废,朝堂事务也不再涉足,成为了一位闲适自在的王爷。
伴其侧的高挑美人,正是康王妃。
她面容温婉,肌肤细腻如少女,五官精致,眉眼间既有柔情又有智慧。
眼神深邃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又充满温暖与慈悲,令人心生敬意与亲近。
不远处,宁王妃低调不语,妆容精致,衣饰简朴却不失贵气,举止温文尔雅,言谈间尽显深厚教养与内涵。
然而,沈清歌从她偶尔流露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似乎与这热闹氛围格格不入。
宁世子坐于其旁,面容平和,举止低调。虽未袭爵,但沉稳内敛的气质已让人刮目相看。
正与太后寒暄的,是风流倜傥的雍王。
作为太后的亲侄子,他身着锦衣,面带笑意,眉目间与太后神似。
整场宴席,他最为快乐,频频与贵妇名媛谈笑风生。
然而,当他的目光偶然落在沈清歌身上时,眼神瞬间亮了起来,紧接着便带着一丝玩味的神情时不时注视着她。
沈清歌察觉到这肆无忌惮的目光,微微不适,扭过头去,心中不禁暗自叹息。
如此这般风流,在权力斗争中恐难料是福是祸。
公主格格们中,外嫁者亦有不少返京,与玉宁公主等人嬉笑打闹,姐妹情深,令人羡慕。
此时,明德的妃嫔们如同蝴蝶般穿梭于人群之中,忙着在这难得的皇家宴席上结交盟友。
沈清歌却独自坐在宴会一角,静静观察。
她意图在这群人中寻找可为自己所用之人,而非仅仅认亲。
酒席过半,随着酒意渐浓,宗亲们的话语也越发放肆。
鲁王,明德的十一皇叔,脸色因酒精而透红。
他大声向太后哭诉:
“皇嫂,十一苦啊!皇兄将老十一丢在鲁境那荒凉之地,十一想念兄弟们,却只能每年相见一次。本王究竟有何错?”
说罢,竟痛哭失声。
一时间,席间数人感同身受,整个宴席被一层悲伤之气所笼罩。
沈清歌深知鲁王乃宣宗皇帝亲兄弟,夺权事件后,宣宗皇帝对兄弟不再信任。
除康王、宁王留京外,其余皆以封王之名被遣至边陲。
明德继位前,自己的四个兄弟也未能幸免。
她心中慨叹:皇室之悲哀,在于永远无法如寻常百姓般享受亲情。
太后见鲁王失态,便道:
“十一啊,怎么还是老毛病,一沾酒就醉。桂嬷嬷,快让人侍候鲁王去休息。”
桂嬷嬷领命,迅速指挥内侍上前扶住鲁王往外走,鲁王的哭声却久久回荡在宴席之上。
受鲁王情绪波及,宴席氛围骤降。
明德见状,连忙举杯站起,朗声道:
“各位叔叔伯伯,婶婶,兄弟姐妹们,母后因思念大家,特将今年聚会提前数月。
我们虽身处各方,但血脉相连,此情此景,胜却无数。只要明德在,星汉王朝便是我们陈家的根基。”
众人见明德举杯,纷纷响应,越王亦表态:
“皇兄放心,越泽之地有弟弟镇守,定不让外敌侵扰。”
其他王爷也相继表态,气氛渐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